农大首页
 >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第6届广松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京召开

添加时间:2017-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2017年11月12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日本社会思想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广松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骏河台纪念馆召开。包括广松涉遗孀广松邦子在内的二十余位日方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中方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日两国学者围绕以“事的世界观”和“四肢结构论”为核心的广松涉哲学体系、《<资本论>的哲学》的理论价值与《资本论》研究、广松哲学研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三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 

  “物象化论”和“四肢结构论”是广松涉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进行自主理论探索的成果。与会学者围绕广松哲学的逻辑构架、思想起源、学术意义、理论问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山本耕一教授以《存在与意义》的第一、二卷为核心,全面勾勒了广松涉的“四肢构造论”的基本内涵。张一兵教授强调从认识论革命的层面理解广松的哲学创见,即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的转变,并指出了广松涉与马克思、海德格尔等人相关思想的理论间距。刘森林教授重新审视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康德的“自在之物”问题的改造,认为有必要克服自然与自由的二分,在当代重新理解主体性,而物象化论在这方面提供了重要启发。袁久红教授指出,广松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走向实践批判与批判实践的统一,然而他所重新构建的新的体系哲学的基本性质仍有待追问。 

  《资本论》中的哲学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广松涉在《<资本论>的哲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此展开了探讨。日山纪彦教授全面探讨了广松涉的《资本论》研究的现代意义,特别基于物象化论的视角,重新思考了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这一争论已久的理论问题。邹诗鹏教授强调,结合广松涉等人的研究,有必要重新把握《资本论》所蕴含的现代世界以及现代历史的新方向,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其基础上推进对全球化的理解。夏莹教授基于对德文的两个物化概念的区分,阐发了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到广松涉的物象化论的转变的思想史内涵,认为后者在改造世界之可能性的论证中有更为融贯的逻辑。 

  广松涉作为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其理论发展反映了日本左翼学者对上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批判,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具有借鉴价值。广松哲学反思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构成了与会学者讨论的另一焦点问题。石塚良次教授以“从物到事”这一消费动向的变化现实作为导引,对广松“事的世界观”加以创新性继承,对金融资本主义的制度变化加以批判。张盾教授主张重新思考并深入发掘马克思哲学中的先验维度,超越传统的经验性理解,回到对最好制度的创造与认知界面,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蓝江教授探索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福柯等引出的生命政治学的批判线索连贯起来,在这两个视差交错的平面上开辟通向未来的理论道路。 

  此次研讨会上,两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在广松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方面实现了交流互鉴,获得了新的启发,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学者的研究合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东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契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张义修) 

上一条:刘志明:以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下一条:“列宁党建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