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辅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首页 >> 学习辅导 >> 正文  

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重要进展(上) ——十二卷本《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园地 添加时间:2018年09月07日 09:25 浏览次数:

 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重要进展(上)

——十二卷本《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

2018年07月30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秀伟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教授聂锦芳和他带领的团队,在多年追踪世界学术前沿、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和悉心解读内容基础上完成了十二卷本《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丛书设计考究、内容厚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发行,开始在各大网站和实体书店整套销售。该书在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十二卷本《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专门探究马克思本人著述及其思想最集中、最系统和篇幅最大的研究成果”,是继黄枬森、庄福龄主编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中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该书注重把版本考证、文本解读、思想阐释与现实意义重估紧密结合起来,在理解马克思复杂的思想世界和困扰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诸多难题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一、马克思思想起源与西方文化传统之间关系的梳理

  由于特殊的时代境遇和学科分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不少数论者倾向于把马克思的思想从西方文化传统中剥离出来,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予以理解和阐释。现在可以看出,离开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土壤,不可能客观而到位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国内以往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中,列宁的“三个来源”说影响广泛。而列宁的看法也有必要重新进行甄别,因为它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划了等号,而且在对“来源”的理解和解释中,将其与所谓的“组成部分”紧密关联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列宁实际上是以“组成部分”来反向逆推出“来源”的,从而判定马克思的思想直接来源于“19世纪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事实上,在接受这些学说之前,马克思经历了一段相当复杂的思想起源期,是欧洲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培育和影响了他的观念、思维和价值。如果仅仅为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变革”,大而化之地进行估判,可能会遮蔽多元的文化渊源和思想形成的环节,而不利于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博大精深。

  为探究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情形,作者把迄今为止留存下来的马克思的“中学材料—大学文学作品—哲学笔记—博士论文”作为一个文本单元并从总体上予以观照,得出的判断是:“特里尔传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场”,经千年风雨洗礼仍巍然耸立的古罗马恢弘的建筑及其所蕴含的宗教文化,成为马克思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启蒙主义教育和大量人文经典滋润着他年幼的心田,他“以情感来观照人性、理解世界”,在爱中体味、追问和展示爱的功能和内涵、浪漫与困境,最终意识到情感的局限性以及升华和超越的必要性;回到古希腊对“原子论”哲学的追寻,激发他对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总体、本质与现象、短暂与永恒、主体与客体等哲学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较为成型的思维框架和“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理念。这些哲学思考、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对马克思后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展开的探索,以及更往后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转向”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发展和建构确实带有强烈的批判成分,但实际上他的批判具有典型的“德国哲学式”的特征,不是弃之不顾,而是在深刻剖析、反思基础上的扬弃和超越,是源自对人的关怀深处的涓涓细流的汇聚,是滥觞之上的勃兴。

  二、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逻辑线索及其实质

  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通常是指1842年4月起开始为《莱茵报》撰稿、接任编辑直至1843年3月退出、创办《德法年鉴》并于1844年2月出版第一卷这一段,称为其思想发展的“《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本主要有:马克思发表在《莱茵报》上的30余篇时事评论、《克罗茨纳赫笔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通信》(8封)、《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该书作者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与研究,一是,厘清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产生的“苦恼的疑问”及其所进行的初步分析;对鲜为人知的“克罗茨纳赫笔记”进行了全面性解读;二是,分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所有制、阶级和国家法关系的探究,及其与当代政治哲学重要议题的关联;三是,通过对《1843年通信》8封信内容的考证,阐明马克思“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含义;四是,回答了为什么《论犹太人问题》成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进程的开始;五是,重新估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马克思所阐发的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及其依靠力量的现代价值。

  按照传统的理解,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其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是其出发点。在马克思的系列著述中,他对这两种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进行了公正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切中肯綮地指出其症结:唯物主义体系中的“纯粹唯物主义”坚持客体至上原则,特点是“敌视人”;而“直观唯物主义”坚持自然至上原则,关注的只是人的自然性、生物性;唯心主义体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坚持观念至上原则,追求绝对化了的“理念”或“自在之物”;而主观唯心主义则坚持自我至上原则,追求的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而马克思既不是从观念、精神、自我出发,也不是单纯从客体、自然、物质出发,而是从它们之间关系的现实表现出发,也就是说是从“实践”出发的。实践是人的世界或现存世界存在的基础,同时人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世界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作者书中指出,把一种非常丰富的思想用极为简单化的哲学术语给予定位和概括,会与原始思想之间形成很大的差池和错位。对于马克思这样并不是在严格而明确的意义上自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哲学”、“现代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判别其思想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主要应该聚焦于它在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新”的、“现代”的方面,而不是看他有多少思想是与一般唯物主义的契合。

  三、马克思与思想先贤的传承与决裂过程探析

  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演变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参照系。从深受其影响、融入其间到产生歧见、反叛,直至彻底的思想剥离,马克思逐渐实现了其哲学思想的变革。在这一思想解构和转换的过程中,“犹太人问题”是一条导火索,正是在对这一复杂的社会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论中,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将布鲁诺·鲍威尔首次展开了论争,在对同一个重大问题的观照中开始显现出理解世界的思想方式的差异。

  作者从德文翻译了布鲁诺·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评讨论犹太人问题的最新著述》、《目前什么是批判的对象?》、《对〈神圣家族〉的反批评》和埃德加·鲍威尔的《蒲鲁东》等文献,同时不仅仅限于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而是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内容也穿插进来,使在“犹太人问题”上马克思与鲍威尔之间三次交锋的文献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与以前不注重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辨析,单纯根据马克思的概括和论述来推测其批判对象乃至当时的理论图景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详细追溯了马克思和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论争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具体复原了马克思与鲍威尔论战的真实情境和三次交锋的过程,梳理和展示了双方各自的思想、分歧和争论焦点,并力求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同时还以此为视角,观照鲍威尔的哲学思想和“犹太人问题”的论战,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意义。

  这些比较和分析,可以凸现出人类哲学和思维探索的多元进路,以及在这思想斑斓的图景中马克思主义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这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思想的复杂性和他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理解。

 四、《巴黎手稿》的思想史价值与异化观的现实意义探究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手稿写作的时间长达四十余年,而其旅居“巴黎时期”(从1843年10月到1845年1月)的著述,是在这一漫长的思想之旅中竖立的第一块界碑。该书作者区分了“巴黎手稿”和“巴黎笔记”:“巴黎笔记”是马克思对同时代人及前人著作的摘录和抄写,几乎没有他个人观点的详尽阐发,或只有寥寥数语或批注。“巴黎手稿”是有着马克思自己打了的直面阐述和思想论证的部分,或由他人议题引发,马克思的个人的议论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巴黎手稿》包括通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该书作者通过《巴黎手稿》,从文献疏证、内容释读、专题探究等方面进行悉心探究,再现了手稿原貌和思想史价值。首先,“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最早的基础性工作。其次,“巴黎手稿”中所阐发的马克思的异化观是马克思观察到的社会现实,也是他思考和分析这种现实及其历史发展的运思方式和角度。另外,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更为复杂的社会异化现象和现状不仅印证着马克思当时的判断和思考深度,更使在当代新的境遇下讨论超越和扬弃异化成为必要。该书作者指出,“巴黎手稿”中所阐发的马克思的异化观对其思想的后继者影响巨大。

  迄今为止,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无一例外,所依据的版本都是根据德文或俄文的“逻辑编排版”翻译而成的(英文本亦是如此)。实际上,1982年出版的MEGA2刊出了两个版本,除“逻辑编排版”外,还有一个“原始顺序版”。后者是根据“三个笔记本”的原始手稿排版的,可以说是对马克思当时写作的真实面貌的直接呈现。书中作者指出,这两个版本的不同给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带来不一样的意义。

  我们知道,“逻辑编排版”的第一手稿开头,是按照“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依次编排的,读起来让人觉得这只是当时三个阶层的不同的收入形式,这样很难把握到整个社会的总体状况。但回到马克思写作过程的“原始顺序版”,可以看到,马克思是将一张稿纸分成三栏或者两栏并分别标上“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写作的,而在阐述其各自的内容时则是一一对应着写的。作者认为,这种写法恰恰表明,这时的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三者之间是受到一个社会总结构控制的,这就是“资本”的独特功能。无论在“工资”、“地租”部分抑或“资本的利润”本身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资本”如影随形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渗透和塑造着社会现象,影响着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境遇和未来命运,而这些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又因此而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正是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从“总体性”上把握社会结构和资本运行的最初尝试和探索成果。可以看出,在这部巨著四十余年漫长的写作生涯起始阶段的《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已从国民经济学的议题出发而又达到了对国民经济学一定程度的超越。所以,“原始顺序版”与“逻辑编排版”所带给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

  【附书目】

  第一卷 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 聂锦芳 著

  第二卷“苦恼的疑问”及其解决——《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文献及思想再研究 黄建都 著

  第三卷 思想的传承与决裂——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考察 李彬彬 著

  第四卷 异化的探寻及其扬弃——“巴黎手稿”再研究 刘秀萍 著

  第五卷 思想的剥离与锻造——《神圣家族》文本释读 刘秀萍 著

  第六卷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 聂锦芳 著

  第七卷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 杨洪源 著

  第八卷 “革命”的非模式化解读——1848-1852年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文献研究 彭宏伟、崔爽 著

  第九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 杨洪源著

  第十卷 “资本一般”与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再研究 王嘉 著

  第十一卷 资本社会的结构与逻辑——《资本论》议题再审视 彭宏伟著

  第十二卷 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的思想世界 王莅 著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建东街275号 邮编:010019 电话:0471-4306286 E-mail:nndmy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