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首页
 >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马云与马克·扎克伯格对话: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点

添加时间:2016-03-21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

主题为“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3月19日—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在3月19日上午以“创新”为主题的分组会上,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的主持下,Facebook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进行了对话。 

谈创新:创新就是致力于解决长期的问题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点。解决今后五年到10年后的事情才是创新。在会上,扎克伯格说,“Facebook用户达到10亿的时候,我们着手致力于解决未来5年到10年的问题:第一是解决互联网连通的问题;第二个是AR,阿尔法狗的胜利,预示人工智能在未来5年到10年将取得巨大进展;第三是VR,虚拟现实辅助的计算机,是未来5年到10年最重要的计算平台。” 

  谈及人工智能,主持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问,VR和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扎克伯格说,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AR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会让驾驶汽车更安全,AR也能促进诊断,可以研究匹配每个人的基因,对症治疗。”AR的研究速度非常让人欣喜,会有更多的应用不断涌现。 

  对于VR,扎克伯格表示,2016年会成为消费级VR元年,“Oculus月底就要发货,现在还是比较笨重,但我们希望你在客厅看电视、玩游戏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能5年到10年之后,VR手机也会成为市场主流。 

  不过,马云表达了他对技术的“一点点害怕”。 

  200年前人类就明白汽车、飞机比人跑得快,未来机器会比人类更强大,但不会比人类更明智。马云以下围棋来比喻人与机器的区别。他说,人在下围棋时有失败的乐趣,但机器就没有。 

  “我们要意识到,机器永远比人类强大。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的智慧是人类的核心,机器有成功和失败,但它对友情和爱是没有感觉的。”马云说,我们把它用来作为一种创新高效的方式,解决人类问题,用来应对气候变化,或者是疾病和贫穷等。 

  马云觉得,学者和创业者之间的区别是,学者永远期待着大变革,创业者则期待小的变化。“在我们公司,我们花时间在小的、有趣的创新,解决小问题,只有先从小问题着手,才能慢慢到大问题。” 

  谈创业:要有解决问题的使命

  扎克伯格,辍学创业;马云,先当老师后创业,他们对想创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现在硅谷的年轻人觉得开公司是很酷的事情。但是这些年轻人对于公司生产什么产品和发展方向都是迷茫的。”扎克伯格建议,“创业首先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一旦你想好了,再来成立公司,而不是说相反。” 

  马云认为,创业者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拥有对未来和梦想的实现热情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明晰创业的目的,还要规划好公司的发展方向。 

  谈文化:只有把握好东西方结合的人才会赢 

  马云认为,西方是竞争性文化。但中国注重和谐,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他说,中国有13亿人,但是11个人的足球队都踢不好,问题在于不太善于竞争性的文化。在美国,小孩有没有提出一些尖锐问题是聪明与否的标准。在中国,有没有听话成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 

  马云认为,能够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人才会赢。 

  扎克伯格注意到,中国尤其强调理工科教育,这会成为中国的一个优势。 

谈经济:中国会转型成为消费拉动的经济 

  “现在是最痛苦的时期。接下来的15年,中国会转型成为消费拉动的经济,以消费、服务和高科技来拉动。”马云认为,未来三五年,重点是怎样把经济重心转向高科技推动的消费领域和服务领域。 

  他说,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还没有失业的问题,年轻人还是能够找到工作,有在消费、高科技行业、服务行业里面创造的就业。“第一,我觉得基建的投资应该从基建投资变成基建的经营管理。因为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在基础设施方面投了那么多钱,现在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基础设施,而不是继续地再来投资。第二,中国应该学会多进口,而不只是出口,我们有消费能力,只有通过进口,我们才能够让中国制造业真正地实现技术升级,能够做更好的产品。第三,应该让市场来驱动,而不是政府驱动经济。” 

  “对于阿里来说,在本世纪是最幸运的公司。我们诞生在中国,做互联网电子商务不是因为我们聪明,而是中国商业基础设施太差,给了我们机会,接下来的几十年,消费、服务和高科技都和我们有关,所以我告诉我们的团队,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机会。”马云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龙昊) 

上一条:发展哲学的五大前沿课题(学科走向)

下一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唱衰中国经济的一剂良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