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首页
 >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把握治国理政方法论的精髓要义

添加时间:2018-09-19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深入贯彻学习治国理政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论学习,而且有助于党员干部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履职能力,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事业。

  一、治国理政方法论的显著特点

  我们的治国理政方法论具有显著特点,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可以说,我们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典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创新性。

  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把握规律,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四个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二、治国理政的方法要诀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努力方向,把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一起来,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破难题、补短板、清障碍,以实际成效彰显责任担当、体现能力水平。改革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解决问题要针锋相对,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决不当“背手干部”“甩手干部”“挥手干部”。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带头干,抓谋划、抓调研、抓思路、抓部署、抓推进、抓督察、抓落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有改革担当,敢于拍板、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各级党委要把抓改革落实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

  三是抓好各项改革试点。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尽可能把问题穷尽,让矛盾凸显,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有些改革一时难以在面上推开,要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四是牵“牛鼻子”。牵“牛鼻子”就是抓重点抓关键。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抓落实首先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一级带一级引领“绝大多数”。全面从严治党要抓关键: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且“一岗双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形成“头雁效应”。

  五是刚性执行、督查问责。抓思想、抓作风、抓纪律,建制度、立规矩、抓落实、重执行,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压实责任,标本兼治,推动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抓工作,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抓改革,谋划要实,落实要实,督察要实,要“五个抓到位”,力戒形式主义。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把改革进行到底。决胜脱贫攻坚,压实责任、破解难题、加强督战、尽锐出战,狠抓实效。严格督查问责,跟踪督查、挂牌督战,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必要时“回头看”,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

  六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并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在执行中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七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决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不贪图一时之功名,追求人民的好口碑,经得起历史评价。要树立高尚的政德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多作贡献。要改进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三、治国理政的政治保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各项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由新时代党的执政使命和奋斗目标所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拥有举旗定向、谋划布局、制定方针政策、调配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组织保障、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和定力。党的领导体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即在治国理政中把握方向、把握大局,拍板定案,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正确判断形势,确定奋斗目标,提出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社会各界力量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实现预定目标;促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有效运行;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全党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改革的规划设计、政策方案、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组织保证、力量源泉等各个环节。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继续加强党的建设,让党的领导继续成为中国致胜的关键法宝。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覃辉银

  (本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研究”(MYZX201704)的研究成果。)


上一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

下一条: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分析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