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春秋:2015年,我们这样走过
2014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智库》周刊诞生了。
那个冬日未必有霾,却一定有光。这道光,来自中国思想文化界志士仁人“智力报国”的长久渴望,来自这份知识分子报纸为国聚良策的使命担当。这道光,初始熹微,继而湛亮,势必光照一个复兴大国铿锵前行的漫漫长路。
在发刊词中,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语句——“点滴之水,融入江海,方不致枯竭;一己智慧,系于家国,才可济天下。”自此,370天日夜兼程,只为圆满一个“兼济天下”的诺言;55期丰富呈现,只为不负一份“心系家国”的热诚。
虔敬播下的种子,很快在沃土中萌芽。一年来,这个在全国平面媒体中首开先河的“智库家园”星光熠熠,果实累累。80余位“国之智囊”,20余张“智库名片”,49项热点研究,36个重大成果……每个数字,都为“光明”这张薄薄的新闻纸增加厚度,也为中国这艘全速前行的航船蓄积力量。
2016年来临的时候,我们用回望向未来致敬。相信前路依然有你同行——因智慧之名,以家国之心。
智界盛会
思想交锋、碰撞火花,是智慧产生的重要方式。光明《智库》始终关注各类智库论坛、活动,见证“高手过招”、传播智者声音——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3月21日,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题:“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6月26日,北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600多名代表共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
▲G20智库论坛2015——7月30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来自G20成员的智库代表、专家学者等500多人与会,共论“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
▲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10月28日,西班牙马德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共同主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12月5日,上海。复旦大学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主办。来自党政部门与党校、社科院、高校、科研院所的300余位代表参会,共商“2020: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中国发展”。
▲第二届金砖国家经济智库论坛——12月12日,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主办,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共论“G20框架下的金砖合作与推动世界金融多极化”。
智人智语
智库同样“以人为本”。回顾2015年,许多智库人在光明《智库》版上为智库建设贡献智慧、慷慨发声——
领军人物
●曾培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我国的智库建设道路正在开启。
●李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破解长期以来智库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难题。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为人民开展智库研究,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正能量。
●何毅亭(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挖掘资源优势,把“思想富矿”优势转变为决策咨询服务能力优势。
●陈宝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集中力量“把一壶水烧开”,在重点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高校要努力走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前列。
●刘亚洲(国防大学政委):打造包括军方智库航母在内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群。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为我国科技从跟随到领跑转变、实现跨越发展寻找路径。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以战略咨询为我国工程科技及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魏礼群(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作为我国智库建设中的“短板”,社会智库急需提升发展水平。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世界银行原副行长):为改革开放与国家发展提供真知灼见,为寻求强国富民之道上下求索、砥砺向前。
●陈雨露(央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自觉为国家决策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林尚立(复旦大学副校长):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瞭望者。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既要“技高一筹”更要“独树一帜”。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为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学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国外智囊
●陆克文(澳大利亚前总理):智库应成为国家外交的桥梁。
●詹姆斯·麦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比排名更重要的是智库本身。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智库建设有可能撬动中国人才模式培养的转变。
●里卡多·梅林德斯(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主席):智库不是拍脑袋做研究,应从现实出发寻找问题。
●达尼洛·图尔克(斯洛文尼亚前总统):智库能够指导各国找到解决难题的最佳途径。
●托马斯·萨金特(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全球治理需要智库启发新的观点、产生新的政策。
●哈罗德·麦格劳三世(国际商会主席):中国智库向世界发出强大信号。
智库出品
2015年来,光明《智库》致力于呈现最新鲜、最热点、最有深度的智库研究报告,呈现智库人的智慧与担当——
▲《人文外交:战略、制度与实践》(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中国外交应秉承“化成天下”新思路,基于“亲、诚、惠、容”四字理念,通过战略选择、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建立并巩固人文交流机制。
▲《迈向更深层次的中美经贸合作——推进中美BITT谈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在已谈判的中美BIT基础上增加一个贸易协定,推进中美BITT谈判,有利于发挥中美两个大国的引领作用,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2014年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的新一轮田野考察显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形势仍旧严峻。考察组提出了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建议——“五个建立,两个防止”。
▲《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13—2014年,我国海外移民数量平稳增长,来华移民稳步增加,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国之一。
▲《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研究与建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
我国能源发展长期受到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制约。如何解决?这里有深度分析。
▲《从工业社会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
2015年我国信息社会指数为0.4351,在全球排名第88位;预计2020年前后将达0.6,整体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在驱逐雾霾中前行——交通排放对产生雾霾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秦萍、胡鹏程、谢伦裕)
本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机动车和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尾气排放的治理办法,以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赢得这场雾霾治理之战。
▲《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牛文元、刘学谦、刘怡君)
本报告在世界上首次计算了主要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间表,获得了全球192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特别提出了在“后发展议程”中全球目标设计的新思路。
▲《全面推进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公平性、维护公益性,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协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通往巴黎:迈向国际气候治理新起点》(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
本文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刊登,指出:世界格局虽发生新变化,但国际责任体系未有根本改变,参与《公约》谈判各方应展现积极姿态,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构建公平、高效的2020年后国际气候制度。
结语
如数家珍,依然难以穷尽。我们起步于中国智库建设春江水暖之时,“周岁”再出发,面前已是万紫千红,好一个蓄势待发的夏。
让我们仍然回到发刊词里,擦亮那份不变的初心;让我们葆有配得起这个时代的豪情,“黾勉同心、资政启民,推动中国巨轮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