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党员手记】
作者:杨 帆
真没想到,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解开了困扰我很久的思想疙瘩。
2007年,我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当时的理想就是让家乡百姓都能开上我制造的汽车。2011年,响应学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我选择到青海支教一年。2015年硕士毕业后,我放弃了留京机会,参加吉林长春市委组织的“双百工程”,作为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长春市九台区龙嘉镇工作,担任镇党委宣传委员、龙家堡村第一书记。
我踌躇满志地来到农村,计划大展身手,恨不得马上把龙家堡改造成“小华西”。然而现实给我的却是一盆接着一盆的“冷水”:打井、征地、修路等农村工作,学校没教、老师没讲,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带着“清华”的标签,同事和老百姓总觉得我是“过路的神仙”,干不长久。家人埋怨我放着大城市不去,非要当“小村官”……顶着现实打出的“满头包”,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
就在我彷徨不定的时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重读《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发现很多平时耳熟能详但不曾深思的话语,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反复咀嚼之下却有了不同的感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等讲话点醒了我——或许“清华”不是别人给我打上的标签,而是我自己套上的枷锁。
工作中发生的一件事也给了我很深的触动。镇里敬老院一位老人几近失明,行动不便,领导安排我帮忙带着老人办理合作医疗和社保,办完后回到敬老院,老人觉得给别人添了麻烦,坐在床边流着泪,拉着我的手不肯放开。看着老人的泪水,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这一刻,我才体会到“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小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卸下了思想包袱。当我开始不懂就虚心向周围人请教,当我主动与领导、同事、村上的党员群众拉家常、求意见,当我不再只想着建设第二个华西村,而是脚踏实地地谋划工作,我才发现龙家堡这个被评为长春市最美乡村的小村庄,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党委的支持下,我协助村书记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观光采摘和农家乐项目,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销售农产品,带领党员在村部开展一站式服务和农科知识培训……
如今,初次见面还是有很多人会问我:一个清华毕业的高才生到农村,你是怎么想的?我都会说:我想让村上的老百姓都能过上买得起车的日子。现在的我,不会畏惧任何困难,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我坚信只要把老百姓的“小事”一件件办好,积跬步、汇小流,梦想终会实现。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镇党委宣传委员、龙家堡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