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泽群(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大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包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体学科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人物、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社会影响、学术传承和学术风气等内容,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原创成果不多、高层次学术体系不完善、讲坛论坛借用西方学术框架比重大等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应把握和坚持以下原则要求,努力彰显自身的特色与个性。
体现民族性。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描述社会历史现象而且解释此现象,不仅揭示其中规律而且彰显特定价值。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体现科学性,另一方面体现主体性和价值性,而且这两个方面内蕴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之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任何将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综观世界不难发现,每个国家的思想学术都有自己的特色,均体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包含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形成的思想成果,必然映照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体现原创性。原创性是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标志。我国具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传统资源,不同时代自成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结晶,成为宝贵的民族思想遗产,其合理内核已嵌入当代中国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合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成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和提高学术原创能力,提出标志性的概念、原理、方法,形成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学术命题和学术话语。
体现实践性。构建学术体系不是封闭的概念推演和逻辑论证,而是与社会实践发展息息相关的思想活动。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源头活水。要聚焦当代中国问题,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把握历史、思考未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真理与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应特别强调的是,只有正确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应对和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才能成为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体现系统性。成熟的学术体系都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强大的解释力。从纵向看,它们应体现学术的继承性和创新性。从横向看,各个学科之间、各种学术观点之间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着力解决和回答中国现实问题,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熟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既包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理论成果,也包含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既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价值体系;既包含具体观点,也包含研究方法。
体现开放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在我国学术史中,佛教传入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等都对我国原有学术体系形成了冲击与挑战,但也为丰富发展中国学术体系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当今信息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政治活动密切关联、相互作用,文化和学术思想交流无论规模还是深度均已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观照世界的眼光、开放包容的姿态,把握涉及当代人类发展命运的共同问题,在海纳百川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