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研究员 唐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和谐感、趋同感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高校应始终从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教育对象的心理世界,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面对“95后”大学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够时尚等问题,须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情境和教育者五个方面下功夫,使教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教育方法既引起共鸣又引发共情,教育载体既重视传统性又注重时代性,教育情境既有认知情境又有体验情境,教育者既有人格魅力又有个人亲和力。
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又要有人性的温度,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教育内容要有亲和力,一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人文性和生动性,打动人、吸引人和塑造人。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现实问题,真正面对大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着力回答师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三是内容要进入生活世界,要有温度,有人情关怀,有艺术感染力,以富有哲理、富有情感和富有艺术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感到亲近、兴奋和激动,从心灵深处去思考和接受,从“入眼”“悦耳”到“合意”“走心”,从而产生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
在教育方法上,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则,又重视精神的交流与心灵的融合,实现共鸣与共情。采取同构式、渗透式、网络式和体验式等多元方法,让学生便于掌握、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落地生根。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从内心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双重认同。
在教育载体上,既要重视传统载体的运用,又要注重利用新兴媒介,搭建起开放性、时代性、互动性的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有课程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拓展其教学内容,增强育人育德的吸引力。要从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在遵循教材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使教学更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书面话语转换成通俗话语,表现出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等语言特征;要从理论情境转换成现实情境,以减少认知与认同之间的背离。其次,要用好新兴媒介这一新载体。新媒体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话语挑战,又提供了开放性、参与式的互动对话平台和途径。微文化背景下,现代媒介的运用使信息的传播更方便快捷,人与人的互动更灵活时尚。教育者的话语要有亲和力,要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机智幽默,做到学理性与通俗性的统一、灌输性与感染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与现实利益性的统一。
在教育情境上,既要创设认知情境,又要有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包括集体学习情境、认知情境和氛围强化等多个方面。增强教育情境的亲和力,就要以“认知情境”为突破口,强化体验情境,让教育对象在情境中参与、体验、感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利用人间真情故事创设感染情境,借助榜样典型创设鼓励情境,结合表演体会创设体验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鲜活情境,通过爱心行动创设实践情境,挽起和诱发教育对象对感动和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培养教育对象真善美的心灵。通过第一课堂生活情景模拟体验、日常生活实践强化体验、第二课堂生活实践聚焦体验和见习实习团体实践自我检验的全程体验,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获得感动、受到启迪。
在教育者上,既要理解、尊重、接纳学生,又要围绕、关照和服务学生,通过提高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是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一种亲近、和谐的力量,一种感染、凝聚的力量。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均属于主动表达亲和力的要素,两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与否、亲和力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强弱。因此,教育者要在态度上亲近学生、在才华上吸引学生,在与学生的和谐共处中达成共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师生为本,充分发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主体作用,实现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标、思维、语境和情感同构,促使双方思想共鸣、情感亲近、心灵聚拢。教育者要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提高人格魅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以善良、博爱的育人之心,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和学生们交心做朋友,在亦师亦友的友好交往环境中提升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