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首页 >> 学习心得 >> 正文  

成长春:彰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时代魅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园地 添加时间:2017年05月08日 09:11 浏览次数:

作者: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 成长春

  唯有顺应社会大变革,才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时代性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在这一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重温这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核心要义在于牢记使命,不负时代,积极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智慧。 

  追踪时代之问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要始终把学术话语书写在中国大地上,扎根时代土壤,牢固确立问题导向的“风向标”。 

  时代之问调节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音量。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如何“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把控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开关”,关键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真经”,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不能止步于机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也不能单纯地仰望传统文化,更不能总想着唯有“西天取经”一途。重点要构建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的学术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真正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时代命题包含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讲,“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摆脱了“挨打”和“挨饿”两大发展困境,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然没有根本解决学术话语创新的问题。破解这个问题,关键要“有理说得出”,准确表达“正在做的事情”,“说了传得开”,通俗表述话语传播的内容,不断汇聚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力量,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渗透。 

  学术话语释放思想理论建设的能量。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只有策应重大的实践命题,标注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要学深、学精、学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始终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精彩写就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实践版本。 

  延伸建设之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要始终把学术话语融汇于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聚合理论优势,牢牢构筑理论发展的“生命线”。厘清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脉络。从思想中把握时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特征。纵观世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剪裁现实生活的教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科学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和历史趋势,书写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全新篇章。历史已经并将继续昭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就是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架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主线。从学科建设中增强学术话语力量,反映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一是学理基础日益巩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性地位,明确了六个二级学科的发展任务,聚焦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奠定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二是学科发展整体驱动,形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态势,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深度融合,向自然科学门类广泛渗透,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交融,强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三是平台建设实现联动,推动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在内的四大思想理论工作平台建设,拓展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传播空间。 

  提供发展之策 

  学术话语尤须行稳致远,文化自信彰显责任担当。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要始终把文化自信展现在发展对策中,供应发展策略,精心打造话语传播的“助推器”。 

  资源融通要各得其所。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理论资源,特别是要运用好三方面资源,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资源的主体功能与最大增量作用,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借鉴好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既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理论实力的象征,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建设成效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助推哲学社会科学从大国向强国跨越。 

  理论创新要各尽所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要紧扣理论创新这一永恒主题,重点聚焦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创新要找准发力点,确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创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论断是创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新,创造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要防止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机械使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粗糙沿袭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只有中国鲜活的时代元素和实践样本。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建东街275号 邮编:010019 电话:0471-4306286 E-mail:nndmy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