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秘书长、《明日》周报副主编、历史学副博士亚历山大·纳戈尔内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整个欧亚大陆——从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发展的基轴,显示了中国新的、主要的作用”。“习近平的地缘战略将带来难以计算的好处,其规模,我们的专家包括国家机构还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估。”
“‘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2015年3月30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引述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政策咨询部主任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的话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让人们看到亚洲地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长远前景。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领头羊,正带领各国一同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俄罗斯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2014年4月11日《印度教徒报》网站发表新加坡南亚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题为《复兴“海上丝绸之路”》一文,称中国正在经历“邓小平时代2.0版”。对于通过大胆创新的方式调整中国的全球姿态,中国的新领导班子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而其中关键的要素就是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一个经济体系。复兴“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就体现了这种创新手段。具体地说,“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将对地区稳定与全球和平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推动复兴这条古老的海上航路是中国新任领导人提出的第一项旨在加强贸易和促进和平的全球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秉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友好理念,要打造一条新路。它强调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联系,打造一个由港口城市构成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提高中国的地缘战略地位。中国由于海上争端而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关系不睦,借助复兴“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领导人意图为周边外交政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缓解紧张气氛。习近平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承诺,强调强大的中国将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友好的力量,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发展机遇,而不是构成威胁。
2015年5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署名鲍盛钢的文章《“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称,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不在于地理发现,而是在于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一带一路’堪称中国大外交。其一,它是一个战略大框架,尽管是经济政策,但是良好的经济政策显然又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大战略。其二,它的基础与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它不是经济援助计划,也不是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结果,而是基于地缘经济与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所以它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其三,尽管它的基础在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但是它将自然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与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
“‘一带一路’倡议将提振全球经济”
2015年4月15日美国彭博金融信息终端登载题为《中国循丝绸之路寻找促进经济增长良方》一文认为,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正聚焦于结构性的改革措施,如提升民营经济作用等。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纽带的宏大计划,以扭转海外对中国产品需求降温的趋势。
2015年4月20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发表德国联邦议员菲利普·米斯菲尔德的评论文章《“一带一路”给全球经济送红利》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助于中国发展,还将提振全球经济。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30倍,经济发展经历了奇迹般的历程。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延续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习近平提出了一个有助于中国保持和平繁荣发展的伟大构想,即“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战略旨在将睦邻友好政策、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概念融合起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带一路”将促进中国与中亚和里海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而且为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国的周边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视角。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的国事访问,正式启动了这一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的振兴也尤为重要。如果中国无法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都会停滞。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2015年7月7日接受新华网独家访谈,说:“习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积极的能够动员相关地区人民而且具有创新性的时代战略。”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表示:“在当前这个相互依存度相当高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加强各国互联互通的,兼具地区和全球性特质的战略。”
“亚投行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015年8月4日刊登保罗·哈伯德的文章《中国引领丝绸之路》称,习近平倡议建立的亚投行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资金。尽管“一带一路”听起来像是沉闷的对外政策口号,但它实际上是一项全方位的对外经济计划,亚投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文章称,美国和日本都选择不当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部分原因在于担心亚投行会破坏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标准,而这两家银行历来由美日主导。
2015年3月18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接受凤凰卫视专访,针对美国在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态度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本,现有架构和新的架构的共存应该是有可能的。诸多事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国际体系,中美间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很重要。”2015年3月23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习近平提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就是一种最强大的软实力。美国曾表示不会加入亚投行,但现在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要与中国最新设立的这家银行进行合作。”
2015年3月26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美国不应排斥亚投行》一文称,“英国选择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此举激怒了美国。一些人将亚投行视为中国挑战世界银行计划的一部分。但这不等于说英国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相反,这个决定是合理的,尽管并非没有风险”。“当中国的提议对自身和世界都有意义的时候,接触比在一旁挑刺儿更明智。曾经有一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创立亚投行正是在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2015年5月4日泰国《民族报》发表题为《从李光耀到亚投行:新秩序的黎明?》的文章,称有了东南亚国家对亚投行的支持,中国完全有可能在这个最新的多边银行中推进“亚洲道路”。
澳大利亚决定加入亚投行,被该国媒体认为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2015年3月24日《悉尼先锋晨报》发表《澳洲终于做了正确的选择》一文称,“美国反对亚投行的原因恰恰在于亚投行总部设于中国,这会使得中国获得某些类似的机遇。然而,这并不能给我们任何不加入亚投行的借口。对东亚地区基础建设更多的投资对澳大利亚的工程师、建筑师、投资银行以及律师们而言都是好消息。我们仍想着商品出口,但澳洲的未来依赖于劳务输出。亚投行项目给澳大利亚提供去亚投行成员国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工作进行劳务输出”。
2015年3月29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题为《世界聚焦中国“新丝绸之路”》的评论文章称,数百名各国与会代表都在仔细聆听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尤其关注中国的“丝路战略”将会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习近平倡议的亚投行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该报还表示,中国所倡导的“丝路基金”已经引起了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同时亚投行的筹建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中国的这两项倡议将为亚洲经贸和投资提供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