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报道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说,两岸统一是历代中国领导人的夙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习近平是中国领导人中使中国最接近这个目标的人,而“习马会”是向着这个目标迈出的“一大步”。《华尔街日报》评论则称,“习马会”将为未来两岸领导人对话奠定基础,也表明习近平致力于实现两岸统一的“神圣使命”。
“‘习式风格’在两岸关系中的一次精彩上演”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随着此次“划时代”会面的到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新加坡。韩国MToday新闻网站称,“习马会”是一次彰显智慧和勇气的会晤,更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此次握手将引起海峡两岸重大回响。英国《金融时报》用“历史性”一词评价“习马会”,说:“在外界眼中,这又一次显示了习近平往往难以预测的领导风格。他是发出多重信号的高手”。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习马会”备受国际瞩目,欧盟对外事务部认为这次会面将是充满希望的一步,欧盟也会持续关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塔夫罗夫斯基教授认为,会面选择的时机显示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报道称,“习马会”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焦点,极具画面感、仪式感的握手,中间交集着历史进程中多少苦难、辛酸、痛楚以及角力,非亲眼见证而不能想象。分析指出,打破僵局需要政治智慧和文化底蕴。两岸问题中,借助于历史的积累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词汇背后的含义,汲取丰富营养和智慧,找到化解纠结的表述,而为彼此所接受。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9日就此发表社论称,两岸经历了从海协会、海基会的半官方接触,到国台办和陆委会的官方接触,再到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反映的是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大趋势。这期间固然因为台湾政治发展以及国际大势等因素,一度出现反复,但基本上并未全然颠覆双方寻求合作的政治意愿。这当中的能动性,主要来自越来越有自信的北京,选择以相对开放的姿态,顾及台湾就对等和有尊严的交流的要求,才可能促进双方关系保持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大陆这回采取主动,让“习马会”得以实现,颇能反映北京在这方面的灵活性。社论称,两岸双方都必须做出一些妥协,才可能达到领导人历史性的见面,从现实层面而言,大陆所体现的“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的智慧,无疑是其中关键。虽然两岸事务性质上属于“家庭事务”,但北京选择在新加坡展现对台湾的善意,也间接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以大事小”的能力。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0日发表题为《“习马会”加大台海两岸引力》的报道称,“此次会晤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表明,习近平是一位多么强大和果断的领导人”。
纽约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评论说,“习马会”显示习近平有意寻找更创新的方式释放善意。美国《侨报》11月7日社论文章报道说,“习马会”双方的共识之多,令人惊喜。对于这样一次会晤,要从民族和世界的高度去观察、去评价。“习马会”同时也是“习式风格”在两岸关系中的一次精彩上演。习近平不背包袱,勇于担当,对两岸问题的战略高度的把握,以及手法的灵活务实,都给世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让习近平距离实现中国统一梦更近了一步”
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的诸多细节都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话题,如日本NHK新闻、美国《纽约时报》都关注习近平与马英九当天佩戴的领带颜色,日本NHK新闻还统计了双方的称呼,习近平称呼了两次“马先生”,马英九则称呼了四次“习先生”。此外,国际媒体还同时关注了习近平与马英九在闭门会面前发表的讲话,很多国际主流媒体稍后还纷纷转载两位领导人的讲话全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及《今日美国》等媒体在美国当地时间凌晨就更新了网页,以头条位置报道“习马会”,并配上二人握手的照片,其中《纽约时报》指出,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建立和平缔造者的形象,有助克服各方长久以来的分歧。报道指出,两岸均以“习马会”为推动和平及互利的契机,昨天是60多年来,双方领导人致力建立沟通基础的最重要时刻。《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报道援引台湾网友的话称,“这是66年来最动人的一刻!子子孙孙都会为这一刻感到骄傲”。
彭博新闻社网站11月8日报道称,这次握手以及随后举行的闭门会谈是加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最高潮。这让习近平距离实现中国统一梦更近了一步。11月7日的这次握手是他们在弥补分歧方面走得最近的一次。报道援引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助理教授胡江恩的话说:“这是一大突破,因为这次会面的真正影响是创造了先例。真正实质性的东西是他们见了面,握了手。这是第一次。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
加拿大《星岛日报》当地时间7日社论称,习马从“面对面”,变成“肩并肩”,显示两岸领导人不但踏出历史性的一步,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同时也建立进一步的互动关系,从个人的认识、了解,进一步产生互信,使得两岸关系推展到过去难以想象的新境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10日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题为《习马会与两岸关系的未来》的专栏文章称,“习马会”在新加坡成功落幕,从长远来看这次见面不仅仅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如果两位领导人之间所达成的共识逐步得到实现,更会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简单地说,“习马会”既是对两岸现状的界定和肯定,更是指明了两岸关系未来的方向和道路。“习马会”的核心是构建了一个两岸最高领导人的互动平台,为未来开创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有条件的可能性”为未来台湾领导人提供一个做理性选择的可能性。
英国BBC称,“习马会”的实质是以两岸领导人会面制度化来对抗“台独”,两岸之间长年的状态在逐步地发生改变。英国《金融时报》连续发表《“习马会”将巩固“九二共识”》和《“习马会”意味着什么》两篇文章,称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的决定值得高度肯定,两岸关系正朝常规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此次会面将会进一步巩固“九二共识”。文章还援引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的话称,此次会面将“开启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和平复兴的新篇章”。
“‘习马会’对全球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卡尔森11月6日对法新社说:“‘习马会’不仅将对两岸关系、台湾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对中美关系也有深刻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11月8日报道称,这次会谈不仅将扩大两岸间的交流,还可能给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变化。7日的会谈再次印证了两岸关系对世界局势的重要性。新加坡《联合早报》也称,“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面不仅对两岸关系有极大影响,对于处理东北亚政治局势也会有启示作用”。韩联社11月8日以《应该以“习马会”作为他山之石》为题发表评论,认为韩国应该密切关注“习马会”对整个亚太形势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此前尽管韩朝达成了尽快举行政府间高级会谈的协议,但并未真正实现。韩国应该反思,能否从中学到如何将朝鲜拉回谈判桌的技巧。
《华尔街日报》引述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的话称,两岸在长期对峙后,双方领导人能够在和平并相互尊重下会谈,后冷战时期国际秩序应以此作为冲突管理模式的典范。俄罗斯《观点报》11月8日称,“习马会”对全球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整个太平洋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中国发展的速度和方式。此次会面,进一步拉近了两岸的关系。如果两岸能够十分接近的话,未来可能“永远不会有美国航母进入台湾海峡”。
日本《读卖新闻》11月8日引述“安倍身边人”的话则称,安倍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后大陆和台湾的靠近一事,“真正是有强烈的关切和危机感。也认为有可能马英九为了恢复执政党的支持率而在‘对日共斗’上和中国大陆步调一致”。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特别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也有可能步调一致。日本共同社引述一些匿名官员的话称,日本政府打算“密切关注”此次会谈给亚洲安全及经济带来的影响。报道称,目前美中关系被认为因南海问题陷入紧张状态。有日本首相官邸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台湾地区偏向中国大陆,情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